大溪老街與鶯歌老街是桃園人常逛的地方,每到假日都是人潮。所以小娜與Steven大都利用平常日的休假,悠閒的走走逛逛。
一方面,這樣也比較不會有找不到停車位與散場塞車的問題,影響出遊興致。
聽說大溪老街早期傳統的商店街並無二致,全是面寬窄縱深長的『街屋』型式,
日據時期(西元1919年),為執行都市計劃,便將和平路、中山路上部份建築拆除,而商家則以繁複華麗的浮雕圖案,呈現巴洛克風情。
才一進來老街而已,兒子馬上就看到吹泡泡的攤子。喜歡嗎? 去叫把拔買給你 XD
大溪豆乾遠近馳名,因此相關產品-豆花也不會少,一條老街上隨便找找就有5.6家。
這次就決定[和平61豆花鋪],剉冰豆花....消暑解熱。這裡的豆花口感是屬於較傳統、綿密軟滑
題外話,每個人對豆花好吃的定義不同,小娜個人偏好較Q有彈性的豆花,不喜歡一撈就爛的。目前所有吃過的手工豆花,我心目中最好吃的,其實是娘家附近一位阿伯做的手工豆花(這真的是隱藏版的美食)。那個Q彈勁兒,我至今我還沒遇過有人做得豆花比阿伯還好吃。可惜後來阿伯身體不好,突然無預警的就完全消失不賣了......失傳 @@
如果以大溪老街豆花來說,我覺得賴媽媽豆花口感與阿伯做得較類似。不過這次沒有去吃。
大溪豆乾真的可以說是百家爭鳴,黃大目、廖心蘭、黃日香....各有特色與死忠支持者。
小娜對豆干沒像豆花這麼挑嘴,我是覺得都好吃。
不過因為我有朋友剛好就住在這裡,他的說法是[大溪老街的豆乾...我只吃老阿伯那家]
帶有巴洛克式的浮雕牌坊,與大溪橋剛好相互輝映
這家阿嬤的店,假日可是要大排長龍的。如果有來大溪老街走走,看到沒什麼人的話,一定要去吃。
黃金脆皮臭豆腐,我很喜歡吃^^
靠近街尾底,有一家小孩的環保釣魚遊戲攤,讓兒子玩一玩殺時間,大人順便可以坐著休息一下。
如果是夜市的那種撈金魚,我是絕對不會給孩子去玩,我覺得那根本是戲謔、不尊重生命 ><
宜蘭頭城的阿宗傳統冰,這裡也有喔^^
晴朗好天氣,人又沒這麼多,這樣閒逛起來.....嘟嘟好^^
走到底的轉角,那一側的攤子就比較像是夜市會出現的類型.....我個人覺得沒特別想介紹的。原則上,就是隨自己喜好挑了
中途有個小空地,可提供休息。其實再過去一點還有大溪中正公園。
大溪公園,這個廣場每到假日都會有一些業餘表演,在這唱歌、演奏
小小孩的最愛....我常會覺得,即使現在花大錢帶著孩子環遊世界遊山玩水,但在他們的世界裡可能覺得有這組就夠了 @@
今天雖然是隨興地逛老街,但腳卻有點痠了。等等來去[渡船頭咖啡館]歇腳,順便找老同學聊天一下好了 XD